在这块被忽视的边缘角落,存在着大量越过道德的底线,乃至恶意利用法律漏洞的行为。
这部在豆瓣上由近70万人打出9.2分的电影,被无数观众奉为「必看经典」。
除此之外,本片还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原创剧本等重量级奖项在内的共7项提名。
两位男主角,布鲁诺(左)和马利克(右),分别是两家民间慈善机构的负责人。
布鲁诺所运营的「正义之声」,主要负责接收和照顾患有重症孤独症的儿童和青少年。
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,凭借了不起的责任心与信念感,为许多家庭提供了帮助。
多年来,在提供照顾与庇护之外,「正义之声」的另一个目标,就是努力帮助患者们走出自己封闭的小世界,去接触,适应和融入社会。
没有获得许可之外,经营场所条件不佳,工作人员能力不足,缺少长期规划等等。
「正义之声」所接收的,统统是那些被专业正规的机构拒之门外,病情却又最为严重的孩子。
在被送到「正义之声」之前,因为自残、攻击护理人员等过激行为,数度被其他机构扫地出门。
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机构愿意接收约瑟夫,可他们提供的帮助和所谓的治疗,却让这位母亲胆战心惊,不得不放弃。
由于病人过多,在那些专业正规的机构里,「避开棘手的病例是很常见的做法」。
显然,这些孩子及其家庭,以及更多其他容易被社会忽视的,都本该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助。
像布鲁诺和马利克这样的社会工作者,全凭一颗无私奉献的心,主动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。
诚然,对营业资质和从业条件等相关方面做出硬性规定,是出于严谨性和规范化的考量。
比如我们十分熟悉的,《我不是药神》的原型,因替白血病患者无偿代购外国「假药」而被诉的药侠陆勇。
无论是自发捐款捐口罩,还是突破重围,把医疗医护用品和生活必需品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。
只是,在提出种种质疑的同时,不应该忽视他们可贵的初心,和由此带来的切实帮助。
更不能只负责提出质疑,而不去解决更加根本的问题,反而还去伤害那些试图去解决问题的人。
只有发现问题,并从问题中吸取教训,不断改进,我们的社会才能够不断的前进。
「在没有找到替代方法之前,关闭唯一能够为精神障碍儿童提供出院后护理的机构是不可取的。」